⒈ 亦作“屧廊”。
⒉ 即響屧廊。 春秋時(shí)吳宮廊名。廊中地面用梓木板鋪成,行走有聲。
引唐皮日休《館娃宮懷古》詩(shī):“硯沼只留溪鳥浴,屧廊空信野花埋?!?br/>明高啟《十宮詞·吳宮》:“芙蓉水殿屧廊東,白苧秋來(lái)不耐風(fēng)。”
清吳偉業(yè)《圓圓曲》:“香徑塵生鳥自啼,屧廊人去苔空緑?!?/span>
⒊ 泛指屋前走廊。
引唐戴叔倫《游少林寺》詩(shī):“屧廊行欲遍,回首一長(zhǎng)吟。”
《古今小說(shuō)·張舜美燈宵得麗女》:“那女子小小一雙腳兒,只好在屧廊緩步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