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詞典 > 詞語
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

廷推

拼音: tíng tuī
注音:ㄊ一ㄥˊ ㄊㄨㄟ
詞性:
結(jié)構(gòu): 其他
近義詞:
反義詞:
詞語解釋
明代任用高級官吏,凡由在朝大臣推薦,經(jīng)皇帝批準任用的,稱"廷推"。
引證解釋

⒈ 明代任用高級官吏,凡由在朝大臣推薦,經(jīng)皇帝批準任用的,稱“廷推”。

《明史·選舉志三》:“內(nèi)閣大學士、吏部尚書,由廷推或奉特旨。侍郎以下及祭酒,吏部會同三品以上廷推。太常卿以下,部推……在外官,惟督、撫廷推,九卿共之,吏部主之。”

國語詞典
網(wǎng)絡解釋

廷推

  • 明制,凡朝廷遇有重大政事,或遇有文武大臣出缺,皇帝必詔令廷臣會議,以共相計議,衡量至當,然后報請皇帝,取旨定奪,其有關政事得失利弊之研商者,謂之廷議;其有關人事升補任用之擬議者,則謂之廷推。
  • 收藏 菜單 QQ